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deco

「源來用心,永續好水」 落實在地水資源宣導

2018.04.28

deco

為推廣「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深化民眾愛護水資源的觀念,107年4月1日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配合東勢石城國小「幸福心石城,歡迎回娘家」100周年校慶活動辦理「源來用心,永續好水」水資源教育推廣活動,串聯在地學校、社區組織及在地民眾,除了學生運動競賽外,還有社區媽媽精彩的舞蹈表演、畢業校友趣味競賽等等,活動內容多元而豐富,而中水局於攤位現場設置展版系統性地介紹鄰近在地的石岡壩以及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並透過互動遊戲強化學童、民眾愛護水資源的觀念,共同建立活水共好的水環境。

和煦春風吹著的四月早晨,三聲砲響拉開活動序幕,現場氣氛隨著學生運動項目競賽的展開、畢業校友及退休老師們的回歸越顯熱烈,活動攤位前也聚集了許多對於石岡壩或水資源知識感興趣的學生與民眾,為深化學童愛護水資源概念,透過不同的題目類型,包括:節水小知識、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中水局相關工程建設等等,結合輪盤轉轉樂互動遊戲,讓學生從小培養節約用水的觀念,而石岡壩於民國66年完工啟用至今已40周年,為了讓民眾進一步了解石岡壩及其高濁度應變機制等,除了設立說明展版外,也在題目中融入相關內容,並藉由此次活動辦理宣導「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讓民眾了解此工程計畫內容與效益,進一步爭取民眾認同與支持。

大甲溪流域水力資源豐富,在大甲溪流域上有一系列水庫、堰壩,除了供水效益外,也可供台電公司發電,而位於最下游的石岡壩其集水區面積約占大甲溪流域約85%,主要供應大臺中地區民生及農業用水,每年平均供水2億5千萬噸,另由南幹渠及放流於下游河道經臺中農田水利會圳路引取調配,約可灌溉1.5萬公頃的農業面積。

為提升既有水源設施的效能,因應未來區域用水需求量的增加,中區水資源局規劃了「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預計完工後每日可增供25萬噸公共用水,降低區域因強降雨或上游堰壩排砂導致溪水高濁度產生的缺水風險,強化中部地區的水源調配能力,將可解決中部地區長期水源不足的問題,同時提高供水系統的備援能力,永續使用水資源,延長水庫使用年限,促進地區產業發展。

相關新聞